时间:2022-10-08 13:58:37 | 浏览:1200
“十四五”开局之年,咸阳经济交出了一份振奋人心的“开局答卷”——
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26.99亿元,同比增长18.5%,居全省第一;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2%,居全省第一;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49亿元,同比增长41.6%,居全省第一。
在全省各地你追我赶抓发展的态势下,咸阳何以能实现量质齐升,取得这样的成绩?
咸阳市。(素材图)
齐头并进,主要指标全省领先
同比去年一季度,2021年GDP从-10.6%到1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12.3%到2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3.8到32.2%……
翻开一季度成绩单,工业、财政、消费、进出口……绝大部分主要经济指标都实现快速增长,且保持全省前列,一组组实打实的数据,折射出咸阳经济运行的新气象。
看发展速度——
一季度,全市GDP、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三项指标增幅都是全省第一;需要注意的是,同比2019年一季度,咸阳GDP增速仅列全省第10位。
看发展质量——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2%、居全省第二,其中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72.0%、26.1%和59.2%。分领域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62.6%,民间投资增长66.9%,投资活力不断增强。
看发展动能——
敏华控股、隆基咸阳项目、彩虹股份等一批大项目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并与体育、康养、全域旅游等深度融合;城镇精细化管理、一次办好等改革迈向纵深,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看发展平台——
咸阳把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打造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咸阳)核心区,筹措5亿元科技转化基金,投资200亿元开工建设西部(咸阳)科技创业湾,优化整合资源,深化咸阳高新区、咸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带动能级,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5家,登记在册“瞪羚”企业20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位居全省之首。
“快”字突出、“好”字亮眼,透过一组组咸阳经济大数据可以看出,咸阳市一季度经济运行保持了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一幅经济运行“加速度”“好质量”的画卷跃然眼前。
咸阳市。(素材图)
主动作为,抓早抓紧抓实
回望过去,成绩来之不易。
2019年,排名在西安、榆林之后的咸阳,全年实现GDP增速-7.6%,同比增长1.9%,被身后的宝鸡反超,滑落至“省内第4”。2020年,咸阳一季度同比增长-10.6%,上半年则为-4.8%,前三季度为-2.3%,四季度弯道超车,最终全年能够实现0.1%的正增长,从而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
到今年GDP增速实现全省第一,咸阳社会经济为何会实现弯道超车?这与咸阳超常规重视 “双招双引”、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加速改革创新等措施必然相关。
2020年11月,咸阳举办“百企进咸投资兴业”大会:共签约项目222个,总投资5629.3亿元。一批批精品、重大项目的落地和投入是咸阳2020年经济转正的关键,同时,上市公司的营收回暖也对全年经济产生推动。
咸阳市。(素材图)
今年1月4日,2021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咸阳市召开全市招商引资大会。会上指出: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并在“十四五”期间计划投资1.6万亿元,2021年计划完成招商任务930亿元。
随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川渝经济区4支驻外招商分局“尖刀连”迅速组建,开展精准招商、重点招商、驻点招商、跟踪招商。
强有力的招商引资举措快速推进。在北京参与“陕西—京津冀产业合作活动”,高标准参展第五届丝博会,积极对接成都、重庆专题招商项目活动,构建平台招商。其中,在第五届丝博会上,咸阳市代表团共签约合同项目195个,投资额达1573.6亿元。
当然,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投资的载体、转型的抓手,是一个地区未来发展的支撑,更是咸阳一直以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方向。
今年以来,咸阳市每月举行集中开工仪式,截至今年6月,先后有833个重点项目迎春破土。据了解,2021年咸阳市市级重点建设项目380个,总投资3500亿元,年度达投资1025亿元。
为紧紧抓住项目这个关键,重点项目建设还要求做到:一月一通报,一季度一观摩。在发展一线,各级领导干部看现场、找差距、解难题,提速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建设。各区县、乡镇(街道)拉满弓、绷紧弦、铆足劲,展开一场大竞赛、大比武,焕发创新发展激情。
不过,在咸阳高质量发展的当下,实现新时代追赶超越的当前,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咸阳市。(素材图)
如何以高质量项目持续支撑高质量发展,这后劲还得来自于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等带来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而这一增长点在今年一季度的数据中也得以体现,526.99亿元GDP中二产贡献280.36亿元,同比增长25.8%,是产业结构中占比最大,也是增速最高的。
以电子产业为例,作为中国第一只彩管CRT的诞生地,彩虹集团近年来加快电子显示产业全产业链布局,建设了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更是在2021年度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93亿元,同比增长126%,实现净利润10.67亿元,营收创历史新高。
据了解,近年来,咸阳积极构建创新引领、实体支撑的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电子工业、智能制造、食品加工、能化工业、现代服务业5个千亿级主导产业,现代农业、医药和医疗器械、新型纺织建材、文体康养4个五百亿级特色产业,新材料、新技术、新应用、新产品4个百亿级新经济。
行百里者半九十。成绩已属过去,一季度咸阳经济“节节高”的增速为接下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然而,面对工业、投资、要素制约等领域尚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咸阳还需迎难而上,一路向“阳”。(文/李炘弋李为涵)
日前,省商务厅公布2022年度浙江省第三批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改革试点产业基地培育名单。其中,我市28家企业入选全省第三批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培育企业,瓯海区6家上榜;6家企业入选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培育产业基地,瓯海区1家上榜。
来源:漯河日报-漯河名城网近日,省政府印发《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通知,临颍县和舞阳县被列为全省重点发展县。省政府结合县域经济实际和产业发展基础,将全省102个县(市)分为三类,实行分类发展,将在15年内以县域治理“三
11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京共同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9:超大、特大城市:健康基准与理想标杆》,对我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291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在这份报告中,濮阳成绩亮眼,濮阳城
人民网-安徽频道到“十四五”末,在长三角区域跻身“优等生”,力争综合实力挺进全国35强;到2030年左右,在全省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化中心城区,勇当区域创新排头兵、经济发展排头兵、一体化发展排头兵、绿色发展排头兵、城市建管排头兵、基层治理排头兵
9月23日下午14:30,市政府新闻办在宝威新材料智能工厂召开“走在前 开新局—看产业发展”环翠区专场新闻发布会,环翠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崔军强,环翠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积超介绍环翠区先进制造业发展有关情况。 环翠区始终
2月16日—19日,中国共产党菏泽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盘点过去五年的发展,菏泽交出交出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优异答卷,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后来居上征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经济实力大幅提升这五年,菏泽脚踏实地、强基兴业,经济实力
盛夏时节,万物丰茂。6月22日,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部署,我市与全省同步举行开发区2022年第二次“三个一批” 活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卢东亮出席活动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
编者的话“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今后五年是大同市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第一个五年”,是其加快建设国家区域重点城市、深化资源型经济转型、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提升战略地位的重要时期。2022年,是“第一个五年”的开局之年,大同将在哪些方面
在咸阳旭光晶圆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展示区,记者手上这样一只紫色的YAG晶体,看似不起眼,却是固体激光器的核心材料,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工业制造、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钇铝石榴石是产生激光的最核心部件,借助这一产品旭光公司成为晶体生长